品读经典|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并非只谈为官行政

发布时间:2022-02-13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是对孟子思想的记录,也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完善和发展。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两千多年来,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社会心理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孟子》一书虽然重在谈论为官行政之道,但从心理学的角度发掘之,其包含的心理和谐思想丰富而深刻。

  《孟子·告子上》第十二节(以下只注篇名和节次)有这样一段描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可见,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对人们只重视生理上的健康,忽视心理(或心性)上的和谐提出了批评,认为这是不知轻重,这在当时难能可贵。

  对“浩然之气”的论述和追求是《孟子》的心理和谐思想的一大特色。这一思想对于今人培养和谐心理颇有借鉴价值。公孙丑询问孟子的长处是什么?孟子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二)可见,孟子将懂得辨析言辞和养浩然之气作为自己的突出优点而津津乐道。那么,什么是浩然之气?如何培养之?孟子的解释颇耐人寻味:

  “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闲。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公孙丑上》二)

  这段话既形象又深刻。笔者以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解读:

  第一,浩然之气是一种“心气”,是多种优秀心理品质的综合。因为任何单纯一种心理品质是构不成“气”的。然而这种“气”究竟是什么,孟子本人也说不清楚,事实上也很难说清楚,因为人的“心气”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只能说它强大、刚健、合乎义和道,是充满正义、仁义的正气和大气。应该说,孟子在两千多年前所极力推崇的这种浩然之气对于今天仍不失其价值。

  第二,浩然之气的根基是义和道,要靠义和道来培养,缺乏义和道就会疲弱。今天,义和道属于“德”的范畴,对其的培养属于德育的内容;浩然之气作为一种“心气”,是心理和谐的综合体现,而对其培养,属于心理健康教育(以下简称心育)的内容。因此,两千多年前的孟子或许没有意识到,他关于浩然之气和义道关系的论述,与今人要解决的“德”和“心”、“德育”和“心育”的关系问题不谋而合。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孟子的观点,即心理品质要靠品德做基础,靠品德来护养。因此人品是第一位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必须和良好的人品相结合,才有所谓的浩然之气,否则,二者的脱离,特别是离开良好人品的所谓良好的心理品质绝不是孟子所追求的浩然之气。

  第三,浩然之气的养成要靠平时不断的日积月累,决非一日之功,更不能拔苗助长。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非义袭而取之”。只有坚持不懈地“集义”,即坚持正义,而不是偶然地坚持正义,才会有凛然的“浩然之气”。可见浩然之气的养成决非易事,绝非想当然地欲取之则得之,而是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