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翟家店

发布时间:2021-08-17
翟家店位于开平西门外,西护城河外西南角,门朝南开。经营马车店几十年,是开平规模最大的马车店。祖居在滦县小寨的翟彬先,膝下有4子和4女,家有20多亩薄沙地,粮食产量低,维持一家人生活较为困难,决定寻找经济发达地区谋生。1924年,始迁祖彬先48岁时,带领一家人来到开平,租住了乐亭县汀流河大财主杜奎的一个大院落。先祖对儿子们的工作进行分工,大儿永信在乐亭老家时曾跟随父辈耕种土地,就决定让其经营租种来的几亩土地。二儿永德富有经营头脑,让其打理大车店,取字号翟家店。三儿永恩、四儿永安尚小,上学读书。
翟家店规模很大,整个院落足有三四十亩地。院子地势很高,从朝南开的大门进入,要穿过1米多高的门洞。院内存放车辆的场地很大,可以同时存放40辆马车,客房有百八十个床位。一般住店的马车是晚上入住,早晨离开。为了照顾好辛勤劳作的车把势,店内设有食堂,免费供应早餐和晚餐,还尽力调剂好两餐食品。食堂里很宽敞,宽大的菜板和面板,大口径铁锅,3尺长的粗大擀面杖,食堂里的一切用具都是大伙食单位适用的。食堂和其他岗位需要许多工作人员,不必到社会上招聘,一是自家人丁兴旺,始迁祖有孙子13个,素有“十三太保”之称。二是始迁祖二老人缘好,联系人,认干亲多,干儿干女一大帮。于开店之前,在大门右侧打了一眼吃水井,一家人初来乍到,牵头集资有点难度,但也有30多人助资,打了一眼浅水井。整个井壁和井口周围,都用上好条石砌就。因为打了一眼甜水井,不仅附近人家来挑水,就是远在六街信义胡同的人们也来挑水。井打成后,在井北侧竖起一块石碑,镌刻了助资打井人的姓名和助资金额。又以石碑为限,垒起了南面院墙。后来大车店业务多起来,又在院内建设了部分房屋。当主动向杜家按租房协议缴纳房屋租金时,没想到杜家却说,不必交租金了,只要把房屋管理好,杜家就要感谢你们。
当时住店的马车多来自津京、河北和东三省,既有来开平拉货的,也有到开平送货的;既有偶尔住上一两天的,也有长时间租住的。总之是店铺业务红火,经常是客满。店规管理严格,及时上报店簿,连治安部门也高看一眼。大车店门前挂一幅对联:车行千里稳,马走万程安。横批是:安寓客商。
20多年后,1948年12月12日开平解放了。土地改革时,杜家原有房屋划归公有,翟家自建房屋归己居住,还分得了十几亩土地。划定阶级成分为下中农。到了合作化时期,虽然不让翟家继续经营车店,但也没有组织别人经营,开了30多年的大车店关门了。翟家几代人继续居住在自建房屋里,归公的房屋由区房管部门出租。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1976年唐山大地震。
据翟家三世孙、现年70岁的志仓介绍,其父永恩有才华,富有经济头脑,从小就介入大牲畜经营,既参与买卖,又是经纪人当中介。对相马术颇有研究,手头有一本手抄本《相马经》。《相马经》是中国最早的相马术著作,由春秋战国时期孙阳(伯乐)撰。成书于公元前168年以前,是中国古代动物学、畜牧学的重要文献。不知父亲从哪里得到这本书,经常阅读,对书的内容读得烂熟,都能背过来。比如干农活好的牛,要求“五短一长”,即头和四肢短,身体长得长。相驴看“五子”:四条腿像桩子,两只耳朵像竹签子,两个眼睛像灯亮子,身材像杠子,走路像锥子。因为他既有相马的科学理论,又有看马的丰富实践,他熟悉关里关外的各地大牲畜市场,也被业内人士所认识。他在集日上,看到有好牲畜、价格又合适,便会买下来:在当天集上,如能卖上好价钱,便会卖出,若不见利润,就会牵回家养上几天。他在集上闲游转,买方和卖方都会主动请他帮忙。在经营牲畜当中,买卖最多的是耕牛和肉牛,所以与回民接触很多,也交了一些回民朋友。迁安县的建昌营,不仅是重要的商贸集镇,也是回民积聚地区,以及本地的夏庄,永恩结交了许多忠实的朋友,一时间在业内颇有威望,只要提起翟老三便谁都知道。1970年,志仓结婚时,专门筹办了几桌回民席,招待前来贺喜的回民朋友。
志仓还不到上小学的年龄,父亲便引导学习相马经。晚上读书看图背诵,白天到牲口市去实践。开平集牲口市场不是总固定在一个地点,当牲口市设在东门外护城河东、马家胡同北口时,父亲曾带着志仓多次去赶集。爷俩个也曾到建昌营赶集实践,父亲买卖牛的活动一直坚持着。不幸的是,1975年,刚刚62岁的人就病故了。
志仓膝下有一个女儿,1971年生,名叫翟晓燕,聪明好学,上滦县师范学英语专业,九十年代初毕业后分配到第四十九中学。当年教初一,可是一年下来教学成绩叫人吃惊,令人刮目相看。从第二年开始就坚持在教学一线,一直把着初三毕业班,教学成绩始终保持优秀,多次被评为市、区优秀教师。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晓燕与一位中学男同学谈恋爱、结婚,他是唐山市知名书法家宋景瑞之子宋江涛。他传承了父辈的书法天才,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年纪轻轻就写一手好字。他从唐钢公司生产厂一名普通工人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奋斗,现在已担任唐钢总公司办公室主任。
翟家人才辈出,最突出的是志仓的老叔永安。他在唐山读完书以后,有朋友信仰基督教,也就跟着信起教来。开平西门外护城河的西南角第三家,是董氏家庭,大院落、大瓦房,前出廊后出厦,建筑物讲究,牧师在这里传教。永安他们有一拨人,经常在这里活动。志仓的奶奶也跟着信起教来,让他当拐棍,搀扶着来听讲经。后来永安到东南亚一带、港澳地区学习教义、传授基督教。1949年,已到而立之年的永安,带领夫人和一儿一女归国,国家分配去山西太原,全家人去了太原,在省政协工作,自1985年起扣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1986年,志合和几个弟兄去太原看望老叔,看到老叔工作的很有成效,还让哥几个与僧道界国家级大法师见面。1988年,老叔老婶回老家祭祖,看望兄嫂和侄男弟女。期间,彼此书信往来互相问候。2015年,98岁的老叔病故在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