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开平老街文气悠长

发布时间:2021-08-15

始建于唐代的开平古城,是一座正东正西、正南正北的方城,方位性很强。长度均为225丈的东西、南北两条主街相交于城中心十字街口,把整个城区分割为4个方块。在每个方块里,又划分出横的、竖的小街小巷,使全城形成棋盘式格局。经过1976年大地震的开平,曾经的辉煌已逝,再也没有值得一看的古迹。但每一条古老的街巷都遗留下不少动人的故事。老街无言青史在,口碑流传自老年。笔者生活过几十年的开平三街二条更显文化气息悠长。

开平三街(曾用名福安会)二条位于城内西北方块,东口连接北大街。街道长30丈,宽不足2丈,西头延伸到西城墙根内侧,路北有一座庙宇,从东面登上6级台阶,便可进入山门和第一层大殿,山门上方悬挂“白衣庵”的匾额。庙宇占地5亩多,有三层大殿和东西配殿。第三层殿是主殿,供奉观世音菩萨神像。庵内住有2至3名尼姑,是开平古城中唯一住有尼姑的庙宇。此庙始建于哪个年代已无人说得清楚,也没有留下有影响的庙宇文化,但在1928年开平农民运动中,作为指挥部办公地点而成为开平农民运动的活动中心。当时庵内有2名尼姑,将郑姓老尼姑安排到长寿庵,动员李姓小尼姑还俗回到屈庄村。民国开平老街文气悠长时期全国各地兴起改庙宇建新学堂,1930年白衣庵被改成初级小学校,名叫西关小学。只开设1至4年级,5、6年级则要到开平中心小学去上。开平三街、四街的适龄儿童在此就读。庙宇改学堂拆除了部分主殿和配殿,留出一些空间作为体育课操场和集会场地。40年代末,一走进校门,迎面竖立着一块大玻璃镜子,镜子上方横写着似是校训的“静、齐、快”三个大字。这座文气丰沛的学校,使这条平凡的街道书卷气浓厚起来,也显得更有灵气。直到唐山大地震,西关小学校办学46年,有近万名儿童在此接受启蒙教育,迈出学习生涯的第一步。震后恢复建设,西关小学由城里异地搬迁到西门外200米处路北。

白衣庵对门是显赫家族郑家的后花园。郑家坐落在西大街路北西数第一家,紧邻西城门。院落南北长32丈、东西宽6丈多,前后建有5层正房,每层5间,建房用料讲究。院落前后通行,两门临街。第四层房后边有一大花园,正对着白衣庵。虽然建国初期郑家有后人在开平小学教书,遗憾的是多少年来花园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早已是园毁迹灭了。在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版本《滦州志》记载的开平镇轮廓图上,三街二条西头城墙内,标注一处“武汛署”,大概位置当是郑家的东邻居。

开平三街二条中段,往南有一条处于一条和二条结合部的30多丈长小巷。1976年地震前,小巷东口有一座高大的砖砌拱门,拱门右上方挂着一块蓝地白字的“衙门 胡同”牌子。进入拱门,坐北朝南第一家,虽然也是3间正房的院落,但建筑风格与众不同,仅大门口就显示出威严气派。两扇黑漆大门上镶着一种岁月打磨的金属门环,门扇转轴处有石门碓相托。绕过影壁墙是两进正房, 硬山墙,歇山顶,建房用料讲究。这是清嘉靖十五年(1810

年)由义民刘玺捐资修建的衙门“把总署”,小巷因此而得名衙门胡同至今。从清朝中叶始至清朝灭亡历时百余年,这里一直是开平城的军政衙门。民国年间,把总署由开平商会接管,后来商会将院落出售给当地居民。历史上胡同与水井密切相关,都是因井而成巷,衙门胡同西头也有一眼水井,井台上一根根绳索的印记刻下了时光的痕迹。

开平三街二条中段,向北有一条连接二条和三条的30多丈长的霍家胡同,道路西面共有3个门口,均由霍氏家族居住,是一条移民的家族胡同。明洪武和永乐年间,曾两次组织移民到开平。移民带来了物质文明,不仅使荒漠之地充满生机,还传来各种手工业技术。霍家来自山东,一家人掌握制铁技术,利用烘炉锻造锹、镐、锄、犁等农用工具,较有名气。几百年在这里繁衍生息,祖祖辈辈以打铁为生。民国末年,霍氏三门两代人均以打铁为生。农业合作化以后歇业,有人进工厂做工,改革开放后又重操就业。霍家胡同北口也有一眼水井,70年代初改用自来水以后被拆除。霍家胡同作为文物尚有灵魂,可以触摸。

(原载《唐山晚报》2016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