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开平的胡同》作者李树生(三)

发布时间:2021-08-12

好书

推荐

图片

///

第一篇 胡同考证

 

 

 

 

大寺后胡同

 

大寺后胡同位于开平二街。从阁儿上沿北大街东侧北行,在距离北大楼150米处,向东有一条百米长、中等宽度的小巷,东尽头顶在兴福寺的后墙上。因小街的位置处于兴福寺(民间俗称北大寺)的后边,故取名大寺后胡同。
开平兴福寺于金大定年间(1161年~1189年)修建后,居民们在寺院的周围建房定居,一些后来迁入的居民便在寺院后边落户建房。开始,胡同南侧逐渐有5个院落,北侧是一片庄稼地,后来也陆续建房住人。由于都是零星迁入,居民是五方杂处,姓氏较多。各户均以耕种土地兼做小买卖为生,经营行业五花八门。董家几代人卖菜、两代人拉茶卖水,李家老二炸油条小有名气,王家用纸糊殡葬用品。史家人丁兴旺,唐山解放前夕,老大史志奇之子文瑞参加解放军,随军南下参加解放战争,最后到达广州,五十年代末当团长以后曾回乡祭祖。老二志勤开平一解放就参加了公安工作,志勤长子文雍六十年代服兵役在北京军区,升任团级干后转业,在唐山物资部门退休。
清朝末年,原籍丰南草各庄的张恩波携带家小迁来大寺后胡同。其在开平官府谋求了打更的差使,平时负责巡夜打更。旧时开平的刑场设在西门外1华里处,官府行刑时,张恩波兼职午时三刻放炮。二子兴珍、三子兴汉、四子兴祥均在唐家庄煤矿下窑,只有长子兴旺在开平袁家杠房当杠头。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后,蒋介石无理宣布:强战中国大地的日伪军原地待命,等待接收,并命令只准向“国军”投降,不允许八路军接收。因此部分日伪军不仅不向中国人民低头认罪,还不时进犯抗日根据地。为了打击敌人,遏制蒋介石抢夺胜利果实的行为,在抗日根据地周边地带,发起了大规模的反攻战斗,迫使一批日伪军向八路军缴械投降,使敌占区获得解放。张恩波的干女儿、唐山有名的小红楼饭店老板娘,以给四子兴祥介绍对象为名,受冀东军区17团委托派了一名原籍滦县的女侦查员住下来。既然是张家的四儿媳妇,地里、炕上、灶台的活计样样能干。同时抓空摸空到街头侦查敌情,重点是驻守日伪军的清乡办事处。8月21日夜晚,有先头部队联络员前来与女侦查员接头,交换敌人兵力部署胡同的情报。22日上午解放开平的战斗打响,我军集中兵力包围位于开平南门东角的伪办事处。经过5个昼夜的冒雨战斗胜利结束,开平获得了解放。战斗结束后,女侦查员告别张家。
张家一位姑奶奶嫁到丰润老庄子陈家,1937年生人的长子陈宝永三岁时,父亲病故。母子俩回姥家居住,母亲24岁守寡,宝永在姥家长大,娘俩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士改时分得了土地,合作化时期加入开平二街前进农业合作社,按劳六地四的办法进行分配。宝永学得一手好木匠,1972年到市二建上班母亲于1976年震亡。
胡同东头坐南朝北有一个大院,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开平戒烟公所(俗称公所),是以迷信色彩号召乡民戒除烟酒的场所。所内设有主持,也称当家的,管理日常事务。凡入会的人都称“礼门”,也叫“在礼”。要想“在礼”,须有礼门人介绍,并经过拜师向神灵宣誓等仪式。才可成为礼门人。首要戒律是戒除饮酒的,不得有丝毫犯律,犯律是要受到神灵惩罚的。礼门人原来烟瘾较大的可以用闻药(鼻烟)维持。经常可以看到礼门人随身携带鼻烟壶或小烟碟,不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外出做客,只要落座休息,就从口袋里掏出精致的鼻烟壶,倒出少许闻药放在烟碟里,用拇指或食指蘸一点,轻轻抹在鼻孔处吸进去。闻药也就是鼻烟,是一种极细的土黄色粉末,和旱烟土面子的颜色、气味差不多,但因等级不同,价格也相差悬殊。生活富有的礼门人,所使用的鼻烟壶极其讲究,有玉石的、翡翠的、琥珀的、水晶的等等。烟碟有象牙的、玉的、银的。还有内画烟碟,工艺水平很高,价格昂贵。戒烟公所每月定期摆斋吃斋,餐桌上鸡鸭肉蛋均有。就是不准喝酒。花销来源由礼门集资,或一些人的布施收入。少年儿童也可以在礼。称作童子功。礼门的象征是葫芦(亚胡芦),供奉的也是葫芦供桌上摆着一溜擦得光亮、略显古铜色的大葫芦。在公所进大门靠东房山处,有两座高大的葫芦墓,其状是丈余高的葫芦形,是最早的主持去世后,将尸体放在里边呈端坐形,用砖封砌,再用白灰抹严,从外形上看是两个直立的大白葫芦,供礼门人祭祀。姓赵的主持就埋葬在这里,大寺后胡同的人们曾有人目睹现场。开平解放后,两个葫芦被拆除。
早年胡同北面是一大片农田,由胡同里的各户经营。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期,董姓农民等十多户响应党的号召组织了红光农业合作社,人社土地40多亩。随着合作化的发展,后来进入高级社李春和、林桐等人在这片耕
地上盖房建起了社址,耕地面积缩小。后来董家几户也在这里建房,耕地变成了居民小区。1958年11月,由唐山胡同市房管处、开平镇和区商业局组成私房改造小组,按着私房改造政策,对开平一街至七街及马路等处进行了私房改造。房改的原则是:留足自住房屋,凡建筑面积超过60 平方米者,均属私房改造对象,还包括出租、典当、空闲、外借四种情况。当年开平共有268户、3310间房实行私房改造,其中包括大寺后胡同北面的部分房屋。
1956年公私合营时,开平将个体搞运输的马车组织起来,成立了开平运输合作社,马车作价人股,车把式人社,实行“人七股三”的分红制度,促进了开平运输业的发展。1959年,运输社转为国营运输队,社员(车把式)转为全民固定工,股份分红改为周定工资加奖励制度。1960年3月,唐山市区划调整,运输队随着划为唐山市交通局第一运输公司,开平队排位唐山市第九运输队(简称九队)。1961年4月,全市国营运输队从全民所有制又转为集体所有制。进入七十年代,随着全国经济发展,九队的运输车辆逐步将马车更换为机动车,先是柴油车“老头乐”,后来“解放车”等。九队党支部书记李树和带领全队职工学大庆,抓管理,富有成效,成为唐山市学大庆先进单位,直至九十年代企业改制。
唐山市第九运输队的队址始终在开平。六十年代初,九队急需草料场区里便将接管不久的大寺后胡同北面的这片房产带院落划拨给九队。六十年代中期。九队职工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安排职工住房。区房管部门无力解决, 经过协商决定九队自筹资金在这里建工房。后来建了四 排工房,安排20多户职工人住。1976年大地震,大寺后胡同居民住房和九队工房全部震毁。在恢复建设时,正赶上唐山市凿井公司划归郊区管理,需要安排建公司的地址。为此,区里从九队工房宅基划出一半给凿井公司,九队在剩余的宅基上恢复建设。因为九队有一部分职工震后自建了住房,还有一部分分配了楼房,所以虽然宅基变小了,所建工房也能满足住房需要。2001年5月,开平老城改造全面铺开。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随着北大街的拓宽改造,把大寺后胡同划入校园区,胡同居民全部搬出。大寺后胡同消失,只留下胡同的记忆。
图片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平运输合作社的马车
 

 

衙门胡同

李树生《开平的胡同》

在开平三街有一条连接一条与二条的东西走向的百米小巷。西头是封闭的东头在唐山大地震前有一座砖砌的巍巍拱门吞吐来往行人,但见拱门十方悬挂着蓝底白字的街道名牌上书写“衙门胡同”4个大字。穿行胡同中,北侧建有十来个门口,院落长百米,南北同行,皆为深宅大院。胡同南侧只有6个门口,因为中间又出了一个耿家胡同通向开平西大街。可见胡同是老开平城的血管和经脉。胡同南侧几家的宅院有80米长,也是房屋多院墙高的大院子,早年也是富贵人家。

走过衙门胡同拱门,坐北朝南的第一家,虽然也是3间正房的院落,但建筑风格与众不同,仅大门口就显示出威严气派。两扇红漆门,门扇转轴处有狮子狗石门墩相托,门上顶着门钹,迎面是月亮门。影壁墙散发着其后的神秘信息。这就是开平把总署。听老人讲“古”,无不提及义民刘玺他于嘉靖十五年(1810年)捐资建筑开平把总署。从清朝中叶始至清朝灭亡,这里一直是开平城的军政衙门,历时百余年。清亡后,把总署由开平商会接管,后来出售给民间。

明代永乐初年,开平中屯卫从真定(今正定)移建于石城废县。卫所制度是明朝实行的一项重要军事制度,卫所驻扎军队,成为明廷北方军事重镇,而开平卫是军民杂居的。开平中电卫配置指挥使、指挥同知等官员。明亡清兴,康熙八年(1669年)裁撤中屯卫,改为开平汛把总署。虽然开平中屯卫变为开平汛,也由明初的军事重镇变为经济重镇但其军事地位并未减弱。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版本《滦州志》记载的开平镇轮廓图上, 在三街二条西头城墙内,道南紧邻城墙根标注一处“武汛署”。据传说还有坐落在东大街中段路北的聂军门府,坐落在西城门内路南的“开平汛”衙门。据《开平区志》记载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开平把总周起升算起,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历经6代皇帝的106年间,先后曾有21任把总镇守开平。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开平衙门,基本上是军事官员衙门,或称武官衙门。

图片

街门胡同坐北朝南第一家 

 

耿家胡同

李树生《开平的胡同》

 

 

 

耿家胡同位于开平三街一条,从衙门胡同中段往南去西大街,有一条长25丈、宽98尺的窄胡同,即是耿家胡同。清末在京居官的耿耀升,在胡同西侧建筑南北通行的院落,南门开在西大街上(今东西大街门牌237号),坐北朝南,北门开在衙门胡同,门口西侧有一眼水井,整个衙门胡同的人家都挑这井的水。高大的东院墙紧邻胡同,胡同东侧的院墙是刘家的,胡同里没有别的人家。府第建筑风格富有新意三进院落25丈长,面阔3间,房屋宽敞明亮.通风透光。房屋摒弃了前廊后厦式的传统建筑风格,建筑布局也较维新,既有卧室,又有书房、客厅。建筑材料讲究,全院建筑砖石到顶,灰浆砌成,美观坚固。据说耿耀升在京为官时很有身份,与袁世凯、李鸿章、张佩纶等高官都有来往。据在袁家棚铺当杠头的张先生说,耿家当年煊赫时期,重殡厚葬,请和尚道士做道场诵经。请傧相为死者上祭点主,装殓死人的棺材用混六六的,出殡时抬送灵柩的杠用48杠,出殡的队伍前边有仪仗队鸣锣开道,还有马车拉着喷钱兽不断往外扔钱,向世人炫耀着富有。出殡队伍可以从阁儿上排到西门脸儿,足有300米长,盛大庄重,可见其名声之大。解放初期,耿家尚有后人住在胡同里,后来迁往京城,院落易主。1976年唐山大地震,房屋毁坏,震后重建。2000年开平老城改造,整个东西大街加宽,耿家胡同向北退进20米。如今胡同虽然短了,但还是那么宽,可已是面目皆非,往昔的繁华早被历史的风尘所淹没。
《开平文史资料选编》第二集记载了邢台地区历史学会会长赵捷民的回忆文章,介绍了耿家胡同与稻地耿家的关系。稻地耿家是个大富户,从小贩做起发的家。当时赵捷民母亲的外祖父耿老太爷看见,南皮人张之万流落到稻地一带,在街头给人写字、写扇面来维持生活。见之万写一手好字,人也落落大方,就把他请到家,答应在经济上帮助他,继续读书应考。果然,张之万不负耿家之助,到北京应考一-举状元及第,并在道光年间当了宰相。后来赵捷民母亲的祖父经商失败破产,家道中落。张之万为了报恩,运来几车铁钱替耿家还了债。赵捷民的外祖父兄弟多人,因都是富家子弟,很少有成就的。只有其外祖父耿魁壁习武肯下功夫学得一身好武功光绪年间考中武举人,只可惜30多岁就病故了。赵捷民的七外祖父在广东省任过知县,后来卸任归乡,举家迁居到开平镇。可能这就是耿家胡同的由来。
 

霍家胡同

李树生《开平的胡同》

 

 

图片

霍家胡同南口

 

霍家胡同位于开平三街,从二条中段向北有一条连接二条与三条的30多丈长的胡同。胡同西侧共有4个门口,最早均由霍氏家族居住,而胡同东侧北头有一个门口,是正门开在三条的王家后门,南头有一个门口是黄家,故取名霍家胡同。胡同北口、1号院的北墙外有一眼水井,供胡同和三条居民食用水。明洪武和永乐年间,曾两次组织移民到开平。霍家始迁祖来自山东,世代人掌握打铁技术,利用烘炉锻造犁、锄、锹、镐等农用工具,在开平城内外较有名气。几百年来,祖祖辈辈这里繁衍生息,先辈的灵魂也依附在这里。虽然以种地为养家糊口的主业,以打铁为副业,实际上几代人还是以更多的时间从事打铁。民国年间,霍氏三门两代人经营铁匠炉。农业合作化以后,土地入社,烘炉停火,有人去工厂做工,有人到部队参军,有人进政府机关当干部。改革开放后,从工厂退休下来的人又利用优越的环境重操旧业,干起了打铁营生。
20世纪60年代霍老三的两个儿子太德、太盛先后参军,均是海军,在部队都很有成绩,转业后均在交警部门工作和退休。2017年8月2日《唐山晚报》“晚晴”栏目发表霍太胜的回忆文章《久违的海魂衫》,全文如下。
3件漂亮的海魂衫摆放在我的面前,望着那蓝白相间鲜艳的颜色,历历往事浮现在前......
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名海军,驾驶着高大威武的军舰巡航在祖国辽阔的万里海疆,保卫着伟大祖国。记得第一次看到海魂衫,是在电影《海魂》画面中。通过观看影片,我对海魂衫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上世纪60年代,我身为海军军官的哥哥,回家探亲时送给我两件鲜艳的海魂衫,穿在身上犹如我已是一名海军战士了。梦想当一名人民海军战士,这就是我学生时代最美好的愿望。1969年,我终于梦想成真,队伍来到海军某部当上了一名真正的舰艇兵。望着那威武的银灰色军舰, 鲜艳的五星红旗、八一军旗飘扬在军舰的桅杆上,我心里 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
第一次领到海魂衫,穿在身上参加全舰点名时,我真是太激动了,现在想起当时的情景,仿佛又回到舰艇上,舰长那洪亮有力的声音,时时回响在耳旁;作为一名海军战士,一定要牢记保家卫国的历史重任。军舰就是我的家,要爱护她,保护她,要时刻听从党的召唤,为祖国的利益贡献一切。海魂衫代表着伟大祖国辽阔的海洋,代表着人民海军的威武和尊严海魂衫犹如海军战士的灵魂,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的一山、一水、一岛、一礁、一草、一木,这就是我们海军的战斗血性......
光阴似箭,现在回忆起来,将近50年了,每当我从衣柜里拿出叠得整整齐齐的海魂衫时,满满的都是对大海的情感与思念和浓浓的海军味道、军舰味道、码头味道。那情景我永生难忘。
 

钱叉子胡同

李树生《开平的胡同》

 

 

钱叉子胡同位于开平三街,在三条门牌11号和12号之间,有一条向北走去的120米长的路段。从路口向东80米向西60米形成一条东西走向的小街。整个窄胡同其形状酷似先前人们赶集上店搭在肩膀上或搭放在驴背上的钱叉子,故取名钱叉子胡同。其寓意是有钱放在这个胡同里,就像把钱放在钱叉子里,平稳安全,吉祥顺利。
明代初期的移民,陈氏家族从山东枣庄迁移到开平一支在七街谢家胡同安家,一支在三街三条东段路北落户。还有一支在三街三条中段路北建房,三进院落,进深120米,开设南北两个门口,南北通行。此后陈家又在北门对面建房,还有人家陆续迁移过来,建房定居,陈家北门口就逐渐形成了胡同。胡同北侧4个门口,南侧钱叉子口东西各两个门口。胡同里的人们都是平民百姓,世代以务农种田为生,也兼有做些小生意、开手工作坊的,各家都能过上小康生活。
岁月更替,几经沧桑。陈家人丁兴旺,胡同里8个门口,经陈家二十几代人已经住上一半。民国时期,陈家老大宪文创业开办了香油坊,建磨棚、搭大灶、备石磨、买骡子购进优质芝麻。他为人厚道,做生意讲信誉。在磨香油的工艺上,总是把芝麻炒的火候老一点,虽然出油率低,而磨出来的香油特别香,从而以质量赢得用户。前来买油的人络绎不绝各买卖家也纷纷订货。开平闹市区的“福盛兴”“春茂永”等糕点铺要求定期送货。街面上的各饭店、小吃部也前来订货。从而使磨香油的业务兴隆,每日磨出100多斤香油经常销售一空,陈家香油誉满开平城,一直经营了几十年。直到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磨坊才停业。
陈氏家族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有几个人是解放后在三街第一批加入共产党的,陈凤楼还当了多年三街村党支部书记。50后陈兴,于60年代中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 军,在南海舰队服兵役。2000年担任正团时转业到《宁波日报》社,任政治部主任,全家落户定居。
胡同里有一位刘姓老艺人,带领全家从开平北边15华里的冶里村迁来,老人掌握一种特殊手艺。过去农村妇女普遍会用棉花手工纺线,再利用木制织布机织造“大线布”。刘老机匠掌握将棉花线按经纬线布到织布机上,然后妇女再穿针引线织布忙。当时开平城内外的活计不少,老人很忙。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织造大线布、穿用大线布的人很少了,老人的手艺也就失传了。至今,老机匠之子刘振月仍然居住在胡同里。
民国年间,从山东迁移到钱叉子胡同的李志营传承家乡的技术善于玩面粉,在自家院内开了馒头铺。喧腾雪白的大馒头香满整个胡同,人们都说这样的大馒头不就菜就能吃饱。李老板每天推着单轮平板车到开平街里卖馒头,两袋面的馒头半天销售一空,一直经营到50年代中期。
胡同里各家既干农业主业,又经营各有千秋的副业,给人们增添了精气神,生活丰富多彩。

微信公众号|唐山市开平区图书馆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