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夏氏祠堂
夏氏故里福建省清福县,自古就是书香门第,仕宦之家,早在宋朝就有5人考取进士。据《夏氏宗谱》记载:“第六世孙夏伸,字允嘉,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进士及第,初仕绛县。执法不避权贵,当论常驸马不轨事。高庙嘉其风力,特晋督察院左都御史(正二品)。在院仅三十九天,以九疏忤旨谪开平中屯卫居焉。”始祖伸公带领家小来到早于唐朝建镇的开平时,城内以至于城的大街东头来发展,修路、建房屋,打井、安石碾,立起村庄。因4公里外的东边,早在唐朝就建立了夏庄村,故这里的村庄称为夏庄子。从此,夏氏家族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世代相传,重视农耕,发展生产。始祖伸公不时登高南望,怀念故土,想念亲人。当迁徙开平40年时,伸公抒发感慨,题画诗两首。其一:重违桑梓四十龄,白发边尘少故人。菊旁细雨掏钱酒,竹里清风阮籍琴。吴会辘鱼霜后亿,太行山色马前鸣。今朝分个东西去,愧我披图只漫吟。其二:御案除授按神京,揽胜须求四海清。铁面肢冠声望重,绣衣惚马纪纲新。风生使节占星气,烛照秋毫称帝心。幸福升平符泰运,还期忠孝报君亲。明正统七年(1442年),伸公侄子夏焯进士及第。
夏氏最初一户、几口人,定居在一个院落,后来户数和人口逐渐增多,宅院不断增加。人们安居乐业,人畜兴旺,和睦安详。夏庄子大街陆续建起20多个院落,发展到200多口人,散姓户居民也逐渐搬进来,整个大街足有100个门口。到了明末清初,随着家族人口的繁殖,夏庄子大街不足容纳日益增长的族人之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于是夏家子孙又在夏庄子村南陆续建筑了20多个门口,建房居住。因此夏庄子老街称为大夏庄子,新立的街称为小夏庄子。后来又出现许多族人分支迁居他地现象,寻求新的生存空间,开平城二街至七街以及赵庄,均有夏氏分支,赵庄夏姓人口最多。
开平一街夏氏在原籍福建省清福县原有《夏氏族谱》,开平始迁祖伸公排序第六世。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三月,夏氏十五世孙之钟重修《夏氏族谱》,以伸公为一世修编至十八世。120年之后的2014年,十八世孙金洲等人计划续修族谱,但苦于找不到完整的原版族谱,只好作罢。至此,开平城内外的夏氏人口已发展到1800多人,繁衍到22世。
勤劳刻苦的夏家人在夏庄子定居后,世世代代以除荒草、垦土地、种田种菜为主业,开发的土地多,面积大,使以夏氏人口为主体的开平一街人多地广,成为开平镇的最大村庄,建国初期已有人口2600多人,土地3000多亩。夏氏各家庭均种植蔬菜,生产历史悠久,不仅为了满足自己食用,而且为了更多的提供给市场。所以早在明末126 清初,蔬菜生产就发展成规模型种植,形成一批种菜专业 户,有的农民种植技术高超,还被称为“黄瓜把式”“豆角把式”。上个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期,开平市场上的蔬菜主要靠一街蔬菜队来保障供应,蔬菜做到“淡季不淡,旺季不烂”,均衡上市。而如今,尽管蔬菜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开平蔬菜市场仍然依靠一街菜农提供各式各样的蔬菜,开平居民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蔬菜。
夏氏坟地坐落在大夏庄子村东头路北自家开垦的土地上,初期只是几座坟头,几百年后占地面积达到40多亩。但仍不能满足需要,后来又在小夏庄子和四街建了夏家坟地,赵庄的夏家坟地比较大。在一街夏家坟地的东南角,建筑了夏氏祠堂(族人习惯称为家庙),坐北朝南。光绪十五年(1889年),开平火车站的铁路向古冶延伸,从夏氏祠堂的东墙外向东走过。夏氏祠堂占地面积4分,大门口西侧有一颗响杨树,又粗又高大,两人牵手揽树直径也搂不过来。风吹树叶响,在庄里都能听到响声。大门上方横匾额雕刻“夏氏祠堂”,大门框两侧赫然刻着:宗功祖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
走进祠堂,距离大门5米处矗立一通影壁,青砖砌垒,青瓦悬檐。从影壁两侧绕过进的院内,有一条石砌甬路,直达位于最北头的大殿。大殿飞檐翘角,气宇轩昂,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古香古色,美轮美奂,严肃壮观。大殿门楣上方刻有“夏氏祠堂”,门框两侧刻着对联: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大殿基础高于地面,登上三级台阶进人殿门。大殿三间一明,靠北墙中间部位,摆放着阶梯式木架,祖宗的牌位依长幼次序排列在神龛上。但平时并不直接暴露在外,而是用黄绸子幔帐横着遮挡起来,待举办祭祀活动时,再将悬挂的幔帐摘下来。因幔帐使用时间久远,黄绸子早已发黑。在这里让人们看到,夏氏宗族血脉绵延,传承赓续,生生息息。大殿东西两侧的墙壁上,醒目地写着“族规”“家训”,多有劝诫,为后人遵循,显示出耕读传家,清白明世的家风世代传承。1丈多长的香案摆放在神龛前面,上面放着精致的香炉和香。
祠堂祭祖,已然成为夏氏血脉汇集、增进感情、精神认同的家族功课和不忘根本、感恩思孝、端行修德的人生功课。祠堂里浓郁的香火味,常年经久不散,一年的四时八节祭祀不断。特别是清明节,居住开平城和赵庄的同宗同族的夏氏,各门、各分支选派代表,几十号人来到这里,奉祭共同的祖先。祭祀活动的烧香和“吃清明”需要一定的费用,多年来的经费来源有两个办法。一是热心肠的族人牵头操办,给各房摊派。夏氏十七世孙洪泰(1894-1968年),平时村里遇有红白喜事,总是热情帮办,赶上族里有事更是不余遗力,组织清明节的祭祀活动坚持了多年。二是护庙人负责筹备。夏氏十八世孙锡山家庭经济困难,无房住无地种,族里安排他住在家庙的西厢房,可以耕种坟茔内的土地,这些都是无偿的。但有一条,就是除了平时护卫家庙、清扫殿堂以外,还要负责筹备每年清明节祭祀活动的物品和三五十祭祀人的中午饭。那个年代午饭比较简单,烧饼、果子(油条)加米粥,不炒菜不备酒,吃饱为止。
大殿两侧有耳房。大殿前面有东西配殿各两间,东配房盛放祭祀物品和各种家具,西配房用于护庙人居住,以及清明节祭祀人员休息。在院落西南角打了一眼甜水井。
1966年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第一件事就是拆毁 夏家祠堂。紧接着农业学大寨,生产队平整土地,平毁了夏家祖坟地。据说,始迁祖伸公的坟头最大,扒毁时只看到了青砖砌筑的棺穴。从此夏家人失去了存放乡愁的“陈列馆”,安放灵魂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