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开平的胡同》作者李树生(二)

发布时间:2021-08-11

# 开平李家胡同 #

李家胡同位于开平一街。出东门过东护城河沿东关大街南侧前行200米,有一条南北走向、长100米的狭窄街道,便是李家胡同。

早在北宋时期,开平东关大街路北、距东门100米处,就建筑了占地10多亩的碧霞元君祠(俗称娘娘庙),北侧由此往东逐渐建起了店铺和民居。南侧也由护城河东岸开始建设商店和民房。在明初大移民中,由山东枣庄移民而来的李姓始迁祖,便选择在距离护城河200米的南侧、紧邻西院建设了两座院落(后来挂门牌东关大街58号、59号)。每个院落均是三进房屋,每进三间房。因刚刚迁徙过来,无有分文购置建房材料,便就地取材,割草挖土脱成土坯,制作建房材料,然后砌成房子,既省下材料费用,又具有冬暖夏凉、通风良好的特点。过去,每个村子的庄头都有一个大深坑,就是建村时居民建房用土形成的。李家在东关大街上开设正门,四扇从门槛到上边过木的高大木质门,左右两扇固定在门框上,中间两扇可以开关。院落南北长100米,房屋东房山与东院墙从北到南连成一体,东墙外成为过道。后来赵家亦从山东移民而来,在过道东侧也是南北方向盖起三层正房,院落长度与李家看齐,只是西院墙与李家东院墙相隔9.7尺,形成了胡同。因李家迁徙早,故取名李家胡同。

李氏从始迁祖开始,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至今已有600多年,相传二十五世、150多口人。据二十二世孙文友之妻刘秀兰回忆,清末民初,开平东关大街商业和手工业繁荣,从护城河东岸一直到三官庙,将近500米长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既有成规模的酒烧锅、酱园、木匠铺,也有杂货店、食品店,还有大小不等的饭馆。李家则利用临街的6间房打火烧,世代相传。烤制发面火烧用料讲究,香脆松软,味美甘甜,享誉四方,与开平城里阁儿后头打火烧的李三,一同被公众美誉为“火烧李”。制作方法:选用上乘小麦,淘净晾干后加工成面粉,掺入面肥加水和好,放在有一定温度的地方发酵。发好的面再经调碱揉匀,做成剂子投入木质圆模内压平,倒在面板上,然后在上面均匀地撒上少许芝麻,盖上红印投入吊炉内烘烤二至三分钟,香脆的火烧即可出炉,上市出售。另外还轧面条、拉茶卖开水。二十世孙庭斌经营有方,虽然都是小买卖,却干得红红火火。

开平于明成化四年(1468)兴集,农历初五、初十是大集,初三、初八是小集。开平商贸业繁荣兴旺时期,每逢集日,来自冀东各地的客商云集市场出售商品,周围村镇居民也到集市买卖货物。开平城内外人流如潮,车水马龙,叫买叫卖,人声鼎沸。市场上的商品应有尽有,开平集曾以商品种类齐全,上市量大,成交营业额高而著称,成为冀东重要集镇之一。一里多长的东关大街,南北两侧的商铺全部开板迎客,除自家在门前设点摆放商品外,一些小商贩和销售自家农产品的农民也摆摊卖货,好不热闹。民国年间,李庭斌利用门前拉茶烧开水的便利,每逢集日不再卖水,而是施舍茶水。集日的大清早,庭斌就在商店门前摆放一溜儿桌子、几把茶壶和许多茶碗,沏好茶水。过往行人,不论是买的还是卖的,均可放下担子、停下手推车,坐在小板凳上喝茶水。事情虽小,却坚持做了许多年,一直到老人腿脚不便、行动困难才停下来。李家的善举,至今仍传为佳话。

最早来开平的回民约在明嘉靖年间,多是逃荒或在原居住地生活困难的贫民。因开平商贸比较繁荣,一街的居住空间又大,故迁来的回民主要聚集在一街。由河北泊镇逃荒来的石姓回民最早,至今已有18代、20多户。同期马姓回民从宁河县东丰台,挑担来一街落户,至今已有10代、30多户。上世纪40年代,云、王等姓回民相继迁入开平一街。

李家胡同因常年排放雨水,而冲刷成一条北高南低的大水沟,污水流入沟下因建房取土而形成的大水坑。明嘉靖二年(1524),根据回族信仰伊斯兰的需要,在大水坑南岸建立开平清真寺,占地面积4亩多,建有西大殿13间,讲堂3间,是京东地区规模宏丽的清真寺。清光绪年间(1875—1908)曾进行修缮,当时清政府地方官员送匾额三方。一方悬挂在大殿前抱厦中,文为“独一无二”;一方悬于门楼上,文为“清真古寺”;另一方挂在北讲堂门楣上,文为“至慈至公”。据史载,后两方匾额是清朝开平镇守使王怀庆所赠。还有一幅楹联:“一点虔诚朝圣主,千秋菊豆诵清芬”。1976年古寺毁于大地震,1979年在原址复建。1990年又重新修缮。开平清真寺于2001年实现鼎建。

随着清真寺的建设,迁来回族居民增多,一些汉族居民也逐渐迁入。后来就将排水沟和大水坑填平,在李家胡同南口与清真寺后身儿之间建房,形成一条东西走向的小街。胡同南口西边也称为李家胡同,陆续建成21个院落,也居住了两个李氏家族。胡同南口东边称呼回民街共有4排房,每排4个院落,全是钱姓回民,往东与王姓、马姓回民基本连成一片,清真寺周围成为一街回民聚集小区。2008年开平一街有回民402人,占全村人口的10.87%。

现年七十岁的李洪魁之祖父,于民国初年带领膝下三个儿子从丰南县大陈庄来开平创业。长子和三子李树清在开平城北山开采小煤窑,二子往返于天津做买卖。有了一定积蓄之后,买下李家胡同3号院。院落南北长40多米,有3间正草房、2间厢房,进门左侧有间小棚子,全院长满了杨树和槐树。1946年10月16日,李洪魁出生在这里。建国以后,李树清进了唐钢,分配在轧钢车间。由于爱国家、爱企业、能吃苦,不久当上了生产组长、入了党,还在东联合工房分配了工房,洪魁这一股子都搬了过去。1953年,28岁的母亲得了肺结核,病情很重,但青霉素之类的抗菌素药物奇缺,因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而病故。8岁的洪魁和4岁的弟弟由奶奶抚养成人。洪魁到唐山市水泥机械厂上班,长子李永春上大学,当了班长,在学校入党,毕业后被分配到唐山陶瓷公司进出口部工作。2年后,公司周经理打算带他下海经商,永春回家征求父母意见。母亲认为,大学毕业后分配正式工作,有了铁饭碗,继续干吧。父亲则觉得改革开放搞活经济,鼓励有能力的人闯荡,大主意自己拿。结果他离开公司,自己成立了“崭新国际进出口陶瓷贸易公司”,如今有了写字楼,为每个员工办理五险一金,年底给员工们发红包。对父母很孝顺,母亲没有劳保,永春说我给母亲发劳保,每月准时将养老金送到母亲手里。洪魁于1996年从水泥机械厂退休时,每月养老金200多元,经过13年连续提高养老金,如今已经达到2500多元,全家人都很满意。

 

# 开平马家胡同#

图片

马家胡同位于开平一街。出东门过东护城河,沿东关大街北侧东行100米,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窄小街道,便是马家胡同。明初的国家移民,原籍山东苦水堡的马氏家族迁徙到宁河县东丰台村。

清咸丰元年(1851年),马家文彩、文学等三个堂兄弟从东丰台迁来开平一街。文彩、文学在东关大街中段路南落户,文彩的堂弟买下东关大街35号、36号、37号三个院落安了家。37号院西墙外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胡同,原来没有名称,因为有了马家居住,便取名马家胡同。三个院落南北向很长,两层草房,每层4间,还有厢房,院落占地1.36亩。在大街上开设正门,高大的四扇木质门从门楣到门槛子,靠门框的左右两扇经固定在门框上,中间两扇可以自由开动。经过160多年的发展,马家胡同的马氏家族人丁兴旺,已经繁衍到9代,有人口  。

据6代孙志强回忆,马家世代以农耕为主,兼做小买卖,没有传承回民擅长的养殖业。曾祖父有哥三个,大曾祖父连生,三曾祖父连峰。亲曾祖父连仲,号辅臣,当时在东门外有些影响,人称马二爷。老人家爱看评剧,五十年代初在开平民生戏院,前排中间座位固定留给马二爷。后来洪颖逢来开平演出,必定追赶看戏。老人1971年87岁时病故。老太爷单传爷爷如骧,爷爷膝下四子,其父是老二希田,1933年生人,希田4岁、哥哥希元7岁、小弟希宝1.5岁时丧母。爷爷续弦,又生四弟希福。父亲多才多艺,在马家沟耐火材料厂退休。志强弟兄三人,大哥志永、二哥志和。志强在唐山矿上班,当维修工。志强夫人王玉芳,在唐山市床单厂挡车工。床单厂是开平区倒闭最早的集体企业,玉芳买断工龄,自己交养老保险。下岗后传承了母亲炸油炸糕的技术,每天辛勤劳作,到东门外出摊,家庭和睦温馨,现已享受养老金。夫妻俩生有一女,女儿医学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年已30岁,在北京结婚定居。

始迁祖马文彩这一门人丁兴旺,二世成奎还留下动人的办戏班的传说。清光绪元年(1875年)五月初,一河北梆子剧团来开平东门外演出,因没能与地方权势人物协调好,演出过程受到百般刁难。时值端午节前后,正是阴雨连绵的雨季,戏班欲演不能,欲走道路泥泞,车马难行。坐吃山空月余,使戏班陷入困境。戏班老板年逾花甲,无力回天,几次求助于爱好戏剧、主持正义的马成奎出卖戏班。他想到,开平人爱看戏,若是有个戏团更是好事。于是狠心卖掉8亩上等好地,用重金买下戏箱班底。演员愿意留下的留下,不愿留下的付给路费盘缠。马成奎购得戏班后改称马成奎戏班,重整旗鼓,天知道剧服装,招收学徒,学戏习武。在自家门口、三官庙前常设戏台,供排练和演出使用。在马成奎的精心管理和新老演员的努力下,仅用一二年的时间,戏班就很有成就。光绪四年(1878年),清政府在开平城设立开平矿务局,从此开平名声大振,人口剧增,商贸繁荣,马成奎戏班更加红火起来,戏班兴旺时期,演职人员达50多人,能演出300多个剧目,数十台大戏。馬成奎还带领戏班赴外地和关外演出许多年。后因年迈又回到家乡,将戏班交给后人经营。光绪二十一、二年(1895—1896年)受时局和天灾影响,戏班解体,演员散伙。马成奎戏班存续了20余年,对开平地域戏剧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958年,开平区对居民私房进行改造。马家胡同35、36、37号三个门口列入改造范围,除南半部临街面的房子外,北半部大部分房产均被改造,纳入区房产部门管理。1976年大地震,这里的房屋被震毁。震后恢复建设,房管部门统一建设了4排“马家胡同工房”,在胡同西侧也建设了4排工房。2000年,开平进行老城改造,东城门调正,东门外取直,西侧的工房拆除了两排。35、36、37号及以东街面上的门口均往里吃进许多,使街面加宽。

 

# 王家窝传奇 #

王家窝位于开平一街东门外。出开平东城门,沿东关大街南侧东行60米处,有一条西北向东南走去的小巷,全长150米。早年,这里原本是护城河外、东关大街西头的一条排水沟,地形呈西北高、东南低,落差较大,雨水和街道污水由此辗转流向东南方向的石榴河。因为是多年的排水沟,也就没有街道名称,而得名王家窝是源于一个充满传奇色彩、后人鲜有人知的故事。

北宋末年,在东关大街路北、距东城门100多米处,修建了一座碧霞元君祠(俗称娘娘庙),祠址占地10余亩,祠内建有三层大殿。整个建筑雄伟壮观,全部砖木结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各殿壁画满墙,人物故事逼真,引人入胜。大殿横梁和檐头、房顶等处彩绘各种图案花纹,五彩缤纷,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每年农历十月十五庙会开放一次。在第二层大殿前高台阶下的两旁,一边矗立着一座王八驮石碑,一块石碑的碑文记录了碧霞元君祠修建和修缮经过,另一块碑文是修祠募捐情况。

提到“王八驮石碑”,这是长期以来民间的一种习惯说法。其实,驮石碑的不是王八,而是叫赑屃的一种水生动物。传说龙生九子,第六子叫覇下,又名赑屃,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上古时代驮着三山五岳。据说,它曾帮助大禹治水立下大功。大禹治水成功后,看到赑屃总有使不尽的力气,怕他日久生事,就以表彰它的功绩为由,将一块刻有记载赑屃功绩的巨大石碑让它驮着。赑屃驮后便再也不能动了。留给后人的启示就是,赑屃力大无穷,由它驮着石碑经久不倒,而且刻有其功绩的石碑亦使其名传千古。由于赑屃形状像龟,所以后人在建庙、建墓或其他建筑的位置,总要建一座有赑屃驮着的刻写着不同内容文字的石碑,借助永世不倒、传世久远的寓意。久而久之,赑屃驮碑倒成了不少古建筑中的一道景观,一直保留至今。

回过头来再说碧霞元君祠。一年夏天,瓢泼大雨下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庙里主持起身后巡视庙宇周围,突然发现第二层大殿下的地上躺着两通石碑,而两只“王八”不见了。主持感到惊讶,立即吩咐庙内道人四处寻找。有一道人出庙向离庙门60多米、西南方向正在排泄雨水的排水沟走去。艰难的走到水位最深处,忽然看见两只“王八”正安详地趴卧在水深处。他喜出望外,赶紧回到庙里禀报,主持马上组织人员将两只“王八”请回庙里。消息传开,引来许多居民围观,大家议论纷纷,都说“王八回窝了!”说这话的人多了,时间长了,遂将这里叫起了“王八窝”,开始有了名称。后来人们觉得“王八窝”不太文雅好听,便改称王家窝,一直叫到如今。

几百年来,每年雨季这里依然是排水通道,不仅排泄东关大街的雨水污水,还担负起城内东大街的排水功能。原来,“阁儿上”是开平城的制高点,开平民间有“天上下雨四街流,阁上有水不必愁”的说法,通过东南西北四条街快速流向四城的护城河。到了近现代护城河逐渐被填平,东护城河排水能力大幅减弱,有一大部分水还需流经王家窝排出。排水过后,这里是满街泥水,走马车必须蹚水过,行人绝对不敢走。平常日子里,这里便成了人马车辆南北通行的土道,一直维持到现在。

王家窝北口东侧第一家是南北设置的院落,在东关大街上开门(门牌49号),庭院深深,是云姓回民几代人居住。由于房屋建筑在排水沟上坡,故房子基础又高又坚固,西山墙外还加了1米多高的石砌护台。据老人们回忆,这家在天津开买卖,挣了钱在家盖四层房。解放初期,国家对房屋实行承租政策,将北部三层房承租过去,只给云家留下南边一层房,也给不了多少租金。后来又实行私房改造政策,干脆改造过去。

王家窝北口西侧第一家,也是在东关大街上开门(门牌48号),谭家六代人先后居住这里。现年70岁的谭文明的曾祖父,早年曾在开平城里开永泰酱园,是一座深宅大院,酱园开得红火。可是到祖父这辈家业中落,不得不让出酱园的大宅院,在现址南北40多米长、12米宽的宅院内建设两层房,每排3间,一家人搬了过来。解放初期,临街的一层房被承租,后来被私改。

 

#二道胡同#

图片

二道胡同位于开平二街,处于东大街北侧120米的第二条街。从阁儿上东行100多米、北侧北行120米有一条东西走向的窄小街道,从东门内西行100多米、北侧北行120米也通向这条胡同,因有两条道路通向同一条胡同,故这条小街与两条南北走向的胡同同时称为二道胡同。胡同西口开在西边胡同的衔接处,东端一直顶到东城墙根下。胡同北侧共有20个门口。因为东大街北侧的人家多有豪门富户,均是深宅大院,南北通行,北门开设在二道胡同南侧,数门牌也是20个门口。胡同里的各家庭经济条件均较好,房屋建筑标准较高。7号院是早年从马家沟村迁来的郭家,一层5间的正房,正房前是对面厢房,房屋比较讲究。民国时期,郭继田、郭继芬兄弟俩去了上海,可能是在政府做事,全家搬迁出去。二街有些人早年去上海,就是投奔兄弟俩,混得都不错。因日本统治时期,他们俩当汉奸,故日本投降后,一个人被判了死刑,一个人被判无期徒刑。开平解放后,7号院被充公,开平派出所从成立之日起就在这里办公,一直使用到唐山大地震。震后宅基地分配给市民个人建房。

胡同南侧的门口均是东大街北侧人家的后门,但南门口门牌与北门口门牌各随其街、各按其序,二道胡同31号对应东大街357号(今门牌号)。此院落原来是笪子明家的私人宅院,笪家原系王辇庄笪庄人,早年来开平创业。光绪十四年(1888年),建立开平火车站以后,笪家在火车站北侧建立货站发运矾土,建立粗瓷厂生产大缸,买卖红红火火。挣钱以后购置了此院。四进院落,每排5建房,虽然是普通房屋,但此院很有“风水”。早在光绪四年(1878年)六月二十五日,成立“开平矿务局”,就在这里挂牌,九月迁往乔头屯。1958年为了进一步解放妇女劳动力,农村实行大办食堂、敬老院、托儿所、缝纫组,此院建成开平敬老院。“文革”期间,此院成为开平农民招待所。毛泽东发出“办学习班是个好办法,很多问题都可以在这里解决”的号召,郊区革委会在这里举办一期全区农村干部学习班。1976年唐山大地震,这院的房屋没有倒塌,是开平城很少没有遭受破坏的建筑物。震后,郊区在这里建立抗震救灾指挥部,雷达(人名)作为负责人组织部分工作人员在此办公。油毡等小型救灾物资存放在这儿,桦木杆等大型物资存放在开平火车站货场。1981年,臧顺成作为第一任局长,在这里筹建唐山市郊区司法局。80年代前期,这里改成了郊区印刷厂。2000年,开平老城改造,东西大街拓宽,路北建筑物往里缩进20多米,印刷厂也随着退进许多。

36号院居住赵国庆一家。据国庆父亲说,此赵姓并非四眼井街的赵姓,他们这个赵人丁不旺,几世单传,国庆只有弟兄一人。国庆80年代初毕业于唐山市商业学校,先在郊区广播站工作,后来调到区政府办公室当秘书。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能够拿起大稿子,成为政府办和区委办的台柱子,后来在乡镇当过书记和乡长,最后在区劳人局局长的岗位上退下来,口碑不错。

 

#四眼井胡同#

图片

四眼井胡同也叫四眼井街,位于开平二街。从阁儿上顺北大街往北行走120米,处于东侧第一条东西走向的次街即是。胡同西口连通北大街,东端直顶东城墙根下。后来城墙被拆除,东口打开,修建了一座跨越东护城河的小石桥,四眼井胡同可以连通城内外。胡同全长400多米,宽十几米,是城内既长又宽的街道,也是二街的一条主要街道。赵、杨、尹等几个大户人家均住在这条街上。

据现年78岁的杨鹤鸣介绍,杨家早年在这条街定居。其曾祖父杨景瑞经营油坊有道,使得家业旺盛,人丁兴旺,购房产,置土地,“杨家油坊”享誉开平城。杨老先生为人宽厚,助人为乐,不惜钱财。为了解决街道里的居民生活用水问题,便与街坊邻里商量,决定自筹资金打一眼水井。于是,让长子杨景瑞操办,在自家大门前宽敞的空地上,打一眼大口井。开平城的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深。这眼井几丈深,从下至上都由方块青石砌成。原本是井筒直径1丈多的大口井,用两大块优质平板石料,每块开凿了2个孔,对接着盖在井口上面,形成方方正正四眼井。由于夏季整条街的雨水都通过这里流入护城河,为防止污水流进井里,在井的周围铺就了2尺高的宽大石头砌的平台,使得井台干净整齐。

刚开始,大家跳水都是用手拔水桶,谁家挑水自带井绳。因为井深,井绳长,尤其是拔水以后井绳又湿又沉,很不方便。后来决定安装辘轳。在井口上,南北方向竖立一块巨型长板石当作支架,在其东西两侧每个井口上安装一个辘轳作为起重设备。井绳是用上好大青麻打成,既柔且韧,极耐水浸,4个人可同时在井上汲水。因此街道得名“四眼井胡同”。

昔日胡同里的居民皆以此井为生,到这眼井挑水的居民范围很广,除本胡同和东西两端往北的人家以外,东大街北侧居民也穿过南北走向、百米多长的无名胡同来这里挑水。所以四眼井台上昼夜挑水的人不断,经常排队等候,只有中午前后挑水的人较少。1971年,开平老城区安装了自来水,居民生活用水方便、卫生多了,四眼井口被填埋。而印迹着岁月沧桑的古街道至今犹存。

四眼井胡同流传下许多故事。在胡同西头北侧有一座兴福寺,坐北朝南。据传,兴福寺始建于唐朝,是当时石城县的三大寺庙之一。公元922年4月,契丹国天皇帝耶律阿保机攻打石城县(开平旧称)时将其烧毁。1810年版《滦州志》称:“兴福寺,在开平镇,金大定年(1161—1189年)敕建”。也就是兴福寺被毁200多年后由金国重建。1998年夏季,二十三中学扩建时,在原兴福寺的位置出土了几块残碑,只有碑头,没有下一半。碑石为石灰岩,碑石腐蚀的很厉害。碑头石面两侧是二龙戏珠,下面镌刻着六个篆字“重建兴福寺碑”。寺院占地面积17.48亩,分东西两个院,西院为主是大院。共设三层殿堂,南低北高,登一层殿要登很高台阶,第三层大殿位置最高,人们称其为“楼子殿”。东院院落小、均是平房,主要是僧人居住。1912年(民国元年),随着民国政府兴起寺庙改学堂,兴福寺被改为滦州第二高等小学校,是唐山市成立最早的国民学校。100年来,学校占地面积不断扩大,学校名称几经变化。1976年唐山大地震,校舍成为一片废墟。,震后修建建议校舍116间。1996年,在新城区新建校舍,确定校名唐山市开平小学。老校址转让给毗邻的二十三中学。

兴福寺在清宣统二年(1910年)时,东邻滦州警务局第九分居。再东邻就是著名的赵家祠堂,处于四眼井街中段,坐北朝南。祠堂占地面积4亩左右,四周有围墙,大门开在南面,门框两侧有对联是:祖居石城蒸尝万载,脉延天水俎豆千秋;横批是赵氏祠堂。院里的套院内有一层大殿,殿内塑赵养蔚坐像。塑像须髯下垂,神采奕奕,栩栩如生。坐像头戴圆角长方形帽翅的乌纱帽,身穿塑有“海水江牙”的蟒袍,胸前带有海水波纹和一只仙鹤回头望着一轮红太阳的“补子”,腰横玉带,足凳朝靴,神态庄重。大殿上的四条岔脊都塑有骑凤仙人和龙、凤、狮子、海马、天马、狻猊、獬豸、斗牛等脊兽,正脊两端除塑有张口吞脊的鸱吻外,还有两只“铁叉飞雁”,分别安装在正脊的东西两端。在祠堂庙宇的殿脊上安装“铁叉飞雁”是很罕见的。据说在清朝只有受到“皇封”、“御赐”恩准才可用此安装,否则是违法。

据说,赵家祠堂始建于清朝初期,经清朝皇帝敕封修建。。赵养蔚(1578—1637年)字青城,开平富户,名冠滦州,明万历年间举人,后解职回开平,担任地方民团的“刚练”,维护当地社会治安。当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时,赵养蔚为了抵抗清兵,组织民团铸炮、筑台。当清兵左翼部队路过开平时,赵养蔚下令紧闭城门,对清兵进行炮击。当时清兵目的是进攻北京,因此清兵并未停留,匆忙地向北京挺进而去。清兵占领北京,建立了清王朝。清廷为了利用汉人巩固新政权,四处寻找各地有识之士来辅佐他们的江山社稷。清廷了解到赵养蔚是位有胆有识的将才,就下旨调他进京。赵养蔚以为清廷调他进京是大祸临头,便吞金自杀身亡。清廷得到赵养蔚的死讯后,为了收买人心,追封他为御史,并拨帑银为其建筑祠堂,还准其塑像穿戴明朝官服待履,以示旌表。

赵家祠堂曾于1935年由赵氏宗族捐款进行一次重修,塑像、壁画、天花板和雕梁画栋以及大殿上的脊兽都焕然一新。所有的雕塑绘画都由本胡同修庙、雕塑艺人郝文辉塑绘而成,复旧如初。祠堂平时关闭,每年清明节赵氏家族组织祭奠。由看管祠堂的人拿着钥匙,清明节之前便打扫卫生,干干净净祭祖宗。居住在开平、赵庄、郑庄子等地的赵氏后人们都会携带祭祀礼品集聚在这里。50年代中期,开平小学增设带帽中学班,将祠堂拆毁,扩充到开平小学校。

从四眼井街东头沿着古城墙内侧往北走100多米,直到北城墙根东北角内侧,昔日曾有一个占地30多亩的大院,是赵氏宗族群居建筑。据赵氏二十二代孙、现年76岁的双龙介绍,大院的正中,有东西排列、房屋山连山的10个居民院落,各家院子均南北长60多米,虽不是深宅大院,也算庭院深深。全部居住赵氏北门十二、十三、十四世人口,取名赵家花园 。因东北角方向有一座六角凉亭,故称此处“亭子街”至今600多年。过去这个大院四面有围墙,在东、西墙的中间开设大门,有门房。赵家鼎盛时期,曾经设门卫,白天看门,晚上定点锁门。院内自打一眼井,安装了碾压谷物的碾子,使这块居民区成为“世外桃源”。

图片

 

图片

# 微信公众号 唐山市开平区图书馆

# 联系电话  3372611